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同行评审/东南亚条约组织/第二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南亚条约组织[编辑]

东南亚条约组织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其他以往记录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说明:这个条目在去年曾经两度提请优良条目候选,不过却因为受到某些用户的刁难而两度落选。其实我是军事门外汉,又没有学过翻译,所以我能够编译出这条条目,已经是尽心尽力了。文章末端有很多病句和翻译错误,请各位多多指正。本文翻译自英文版维基百科,原文是优良条目,所以我希望在征求反馈之后,对上述条目作出适量修订和补充,到了暑假再重新提请优良条目候选。请各位帮我把这条条目提升到GA品质,贡献无论大小,小弟也感激不尽!—春卷柯南夫子 ( 夫子茶寮 (茶聚) | 土木记 | 功名记 )2012年5月1日 (二) 08:48 (UTC)[回复]
评审期︰2012年5月1日 08:48 (UTC) 至2012年6月1日 08:48 (UTC)

内容与遣词[编辑]

包括条目内的学术成分遣词造句翻译精确性行话术语完成度连贯性等与条目内容有关的要点


格式与排版[编辑]

包括维基化专题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列表章节排版序言)等信息


参考与观点[编辑]

包括是否有参考文献可供查证)、中立观点未发表的原创脚注地域中心以及其他方针与指引等
刚才修了一下,基本上只有文化一段没修了,说一下修改的要点.总觉得分点很麻烦,直接堆一起说吧 囧rz……
  1. 有的翻译确实不大准确,比如International Staff,这其实是国际参谋部的意思(当然我也不懂这个词,只是看了原文觉得很怪异才去查的),"其中一个"翻为"之一"也会好一些,而training workshops翻译成"训练工匠的工场"也觉得有点奇怪(网上查给的是"培训讲习班",似乎会比较贴切?不确定所以没改),还可以再修一下,基本已作调整.
  2. 英文转中文文法似乎比较生硬,英文常有在句中突然插一句弱相关从句的情况,照搬过来看着会有点奇怪 囧rz……我将其调整顺序改为长句,似乎会通顺一点.
  3. 其他语句我也稍作一些修饰调整,可以看差异,如果觉得不对的话修回去就行了.
BTW:文化一段的修改暂时觉得比较没有头绪所以没怎么动(该怎么说呢,觉得文法和用语都比较奇怪= =),可以的话自己试着再改改吧,晚点或许我也会再继续修改便是.大概以上.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5月14日 (一) 03:26 (UTC)[回复]
谢谢您的意见,已经略略修改了若干处有问题的文字,不过有几个地方想不通,我正尝试解决,唯恐力有不逮:
  1. “技术提升方案”的英语原文是technical programs,我参考了香港某教育机构的网站,将之译为“技术课程”。可是怕内地/台湾的读者不明所以。
  2. “技术工人专案”(英语原文:Skilled Labor Project)这个名字很奇怪,可是想不到怎样改,唯有按兵不动。
  3. 原文“工匠训练设施”已经改为“培训研习班/服务”。但是英语原文"especially in Thailand"一句想不到怎样翻译,暂时用一句文言文“尤以泰国为甚”滥竽充数。
  4. 还有正文最后一段“美国裸露的政策中的一片遮羞布”,总觉得语法错了,但是想不到怎样改。
大致上就是这样了,谢谢您的帮助,希望您能够继续帮我修改原文,并给予指点。--春卷柯南夫子 ( 夫子茶寮 (茶聚) | 土木记 | 功名记 )2012年5月16日 (三) 14:33 (UTC)[回复]
  1. 像是"技术课程"一类的我想意会即可,应该没什么问题;
  2. "Skilled Labor Project"我想不必要直译,重要的是表达出意思,所以根据下文大可改翻成"技术工人培训计划"更易理解;
  3. "especially in Thailand"我觉得直接往前移动比较好,改成"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技术工人培训计划(Skilled Labor Project)为组织成员国(尤其是泰国)的工人提供培训讲习服务,如在泰国该组织就开设了91个培训讲习班。".
  4. "遮羞布"应该是"在...之前"而不是之中吧,所以我想改成"遮掩美国裸露的政策的一块遮羞布"怎样呢?虽然的确还是有点奇怪,但一时间也想不出比较好的译法.
最后其实我也得说政治方面的翻译我也不是很懂 囧rz……但是我会找个时间尽量改一下吧(主要是文法与用词等)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5月19日 (六) 09:15 (UTC)[回复]
谢谢你昨日的贡献。不过,随后我又对上述条目作出修改,概要如下:
  1. 首段有一句要补上主语;《成员》一段有一句用了外语,我将之按照语义改成中文(当时参议院审议的议案是美国应否加入《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而不是东南亚条约组织)。
  2. 《军事》一段前面有些句子润饰了(修正语法),后面“而在各成员国中这个理由也为包括英国和亚洲重要国家在内的各国所接受”这语句我总是觉得很怪,所以改成了“而包括英国和亚洲重要国家在内的各国也接受了这个理据”。
  3. 《文化》那一段没怎么改,只是我觉得“辖下”和“下辖”这两个词语意思是一样的(地区词?!),所以改回原文。另外改正了一处笔误。
  4. 遮羞布那句,我觉得您改的那句语法怪怪的,所以改成了“一名兼任海军战略家的外交家就曾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印度支那议题》一文中把东南亚条约组织形容为“一片遮羞布”,用以掩饰美国赤裸裸的政策。”
经您我两人协力,条目的修订渐成规模,不过有没有能力通过GA评选呢?还有没有乏善足陈之处?还请阁下指教。--春卷柯南夫子 ( 夫子茶寮 (茶聚) | 土木记 | 功名记 )2012年5月25日 (五) 16:03 (UTC)[回复]
之前确实没细想就改下去了,囧...的确有些文法不通的问题.你的修订还是不错的,我也说一下我的想法,顺便提点建议.
  1. 我觉得"条约"应该搭配"签订","组织"才能搭配"加入"吧,而且那句话我改的目的是不让其与上文脱钩(就是说,免得有重复提及之嫌),于是想了想,有这么个修改意见."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澳大利亚、法国、纽西兰、巴基斯坦(包括东巴基斯坦,也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和英国,而美国在于参议院关于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的提案的讨论以82名参议员支持、1位参议员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提案后也加入了东南亚条约组织。组织内诸成员国在1950年代初都是奉行反共主义的西方和东南亚国家,其中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代表了西方的政治大国。"顺便谈一点:其实应该说,就个人意见来说我觉得英文条目里提到"而包括英国和亚洲重要国家在内的各国也接受了这个理据"(其实翻译成"重要国家"似乎还是有点怪,但也想不出什么能准确表意的好译名)似乎所指的是成员国中的"亚洲重要国家"(不过没看过资料,不能完全确定),所以有此修改,还是改成"而包括英国和亚洲重要国家在内的各成员国也接受了这个理据"会不会好一点?不过如果觉得是我理解错误就无视吧~
  2. "辖下"和"下辖"其实都有用,不过觉得似乎下辖比较常用,所以自作主张,应该都可以吧~
  3. 我那句确实是比较拗口,但是改过的似乎更奇怪,因为"用以掩饰"反而似乎是修饰"外交家形容"而非"一片遮羞布"了,还是干脆这样,"...把东南亚条约组织形容为用以掩饰美国赤裸裸的政策的“一片遮羞布”"?
  4. "不过由于组织内部发生了纠纷,导致其在履行防务行动方面受阻,而未能介入寮国内战和越南战争",其实我修改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本来的因果关系不明,具体说就是"由于"对应"导致"还是"由于"对应"而"?虽然理解起来是没有问题,只是自觉有点拗口而已= =不过我之前的修改的确有些生硬,想想建议如此修改:"不过由于组织内部纠纷使其在履行防务行动方面受阻,结果未能介入寮国内战和越南战争",不知如何呢?
  5. 至于条目质量我是没底,从文字叙述上来说应该是没问题了,但由于我对军政比较没什么了解,所以也没法判断翻译的准确性什么的= =只是看到觉得似乎不对的才会去查一下,或许你可以去找比较了解这方面的维基人来帮忙看一下吧,或许你可以试着问问Ai6z83xl3g君~
BTW:因为参考资料间的链接不正常,我早上也把{{harvnb}}修了一下,你现在可以试试点击注释里的书目,现在应该可以直接跳转到下面的参考文献了 - Dr. Cravix ♬La Pluie 2012年5月26日 (六) 12:2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