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埃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埃及

埃及金字塔

埃及阿拉伯共和国(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发音,简称埃及,来源于古希腊对埃及的称呼Aigyptos,原型是古城孟菲斯的误称Hekaptah,意思为普塔神灵之家。阿拉伯语自称埃及为:مصر‎,意为“辽阔的国家”,来源于亚述的楔型文字,塞姆语的米斯里。《诸蕃志》译作蜜徐篱,《瀛涯胜览》译作米息),是东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为1,020,00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过8000万。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地理上该国地跨二洲即亚洲非洲西奈半岛位于西南亚(西亚),而该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北非地区。伊斯兰教国教,信徒主要为逊尼派,另外还有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法语

刷新


特色条目

上埃及与下埃及之地图

上下埃及乃埃及在前王朝时期,以孟斐斯为界,位处尼罗河上下游的两个各自独立政权。上游南方地区为上埃及,下游北方地区为下埃及。

埃及的统一及由之而来的早王朝时期的开端,发生在前3100年左右。在那时之前,统治著上下埃及分别为两个不同的政权。但统一对埃及的未来至关重要,因为为了对灌溉工程进行集中管理,为了确保尼罗河全线航运的畅通,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据传统说法,完成埃及统一之事业的是一位来自南方上埃及的武士,他叫美尼斯,是第一位把北至尼罗河三角洲的整个埃及都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的国王,当了第一名法老,配双重王冠(象征上下埃及统一)。在前3100年后的大约400年间,两个统治王朝相继支配着一个统一的埃及。

特色建筑

开罗国家博物馆位于埃及首都开罗,是1858年由法国马里埃特创建的。博物馆分为两层,陈列著古埃及时期的遗物、展品。博物馆下层按年代展示展品,上层按主题展示。其中尤其以上层展品为珍贵。著名的图坦卡门墓内的超过1700件珍品也长期于馆内展出。此外,还收藏了包括拉米西斯二世在内的多具木乃伊。馆内的展品为埃及学家考古学家所推崇。


体育馆

开罗国际体育场在1960年建成,建于埃及开罗。1991年举办1991年全非运动会,主要举行开幕礼及闭幕礼,以及男子足球和田径的比赛。


马斯塔巴

马斯塔巴英语:Mastaba)是古埃及墓葬建筑的类型之一。马斯塔巴是平顶、长方形和外部呈斜坡面的建筑,很多古时期著名的埃及人都埋葬于这类型的墓室内。墓室是用泥砖或石头来建成。



埃及

刷新

刷新

特色文物

荷鲁斯之眼

荷鲁斯之眼是一个自古埃及时代便流传至今的符号,也是古埃及文化中最令外人印象深刻的符号之一。荷鲁斯之眼顾名思义,它是头神荷鲁斯眼睛,具有神圣的意涵,代表着神明的庇佑与至高无上的君权。古埃及人也相信荷鲁斯之眼能在重生复活时发生作用,例如在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唐卡门木乃伊上也绘有有荷鲁斯之眼。

古埃及语中,荷鲁斯之眼称为“华狄特”(Wedjat,又作瓦吉特、沃婕特),这个读法和古埃及历史最悠久神祇之一眼镜蛇女神华狄特相同,所以这个符号最早是代表沃婕特的眼睛。沃婕特是代表太阳的神明,这个眼睛意谓著沃婕特无所不见,能察知世间万物的神圣之眼。由于古埃及诸神的复杂关连,因此后来在一些神明上也能见到这种眼睛符号,例如在早期的壁画上便发现这个符号代表着荷鲁斯的母亲(一说是荷鲁斯的妻子哈索尔(Hathor)的眼睛。最终这颗神圣之眼成为了法老守护神—-头神荷鲁斯的右眼。有时荷鲁斯之眼的镜像图形便代表着荷鲁斯的左眼,即月亮,或者代表着另一古埃及神明托特的眼睛。

埃及交通

底下

苏伊士运河阿拉伯语قناة السويس Qanā al-Suways,又译苏彝士运河)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苏伊士地峡,处于地中海侧的塞德港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al-Suways)两座城市之间,全长约163公里,是全球最大的无船闸运河。

这条运河连结了欧洲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而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风暴角(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从英国伦敦港或法国马赛港到印度孟买港作一次航行,经苏伊士运河比绕好望角可分别缩短全航程的43%和56%。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有时人们通过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实现运输。

刷新

维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