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病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欢迎来到病毒主题!

SV40病毒
SV40病毒

病毒是无法独立生长复制、仅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的小型病原体,广泛分布于地球上所有生态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古菌等所有生物皆会被病毒感染。第一个被发现的病毒是烟草镶嵌病毒,由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于1899年发现并命名,迄今已有超过6000种类型的病毒得到鉴定。

病毒由遗传物质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有些病毒还具有脂双层构成的包膜,衣壳形状常见者有螺旋形与正二十面体等,还有较复杂的复合型(如感染细菌的噬菌体)。病毒的大小一般仅有细菌的百分之一,介于10至300奈米间,大多无法以光学显微镜观察,而需使用电子显微镜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将病毒基于遗传物质种类和复制机制分为七种。

许多病毒可感染人类而造成疾病,包括感冒流感水痘爱滋病SARS等疾病皆是病毒感染所致,不同的病毒的致病机制各异。疫苗接种抗病毒药物可以预防、治疗部分病毒的感染。病毒的具体起源过程仍未知,目前对此有许多假说,分别认为最早的病毒可能来自退化的小型细胞、从生物基因组中跳脱的DNA或RNA元件、或在细胞生命起源以前就已经出现。

精选病毒

昆津病毒(KUNV)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虫媒病毒英语arbovirus,可通过蚊子传播,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英语Flavivirus,为西尼罗河病毒的一个亚型,只分布在大洋洲。此病毒最早是于1960年从澳大利亚环喙库蚊英语Culex annulirostris身上分离,得名自昆士兰北部该病毒的分离地科瓦尼阿马英语Kowanyama, Queensland米切尔河附近的澳大利亚原住民部落。感染昆津病毒一般没有症状,但会导致一种脑炎疾病或一种无脑炎疾病。无脑炎昆津病毒可以导致的症状包括急性发热头痛关节痛肌痛疲倦和起,典型昆津病毒脑炎为急性发热脑膜脑炎,两种昆津病毒疾病都比西尼罗河病毒和墨累谷脑炎病毒英语Murray Valley encephalitis virus引起的疾病温和。

病毒感染

一种亨尼巴病毒的结构
一种亨尼巴病毒的结构

尼帕病毒感染是由尼帕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于1998年在马来西亚爆发,由马来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得名于马来西亚双溪立百新村马来语Kampung Sungai Nipah。马来西亚大多数确诊患者在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接受了诊治。尼帕病毒于1999年被分离出并得到确认。此病毒的感染者可能无症状,也可能发烧、咳嗽、头痛、呼吸急促和神志不清,一两天之内可能恶化为昏迷。有50%至75%的被感染者死亡。并发症可能包括脑部炎症和恢复后的癫痫发作

尼帕病毒(NiV)是亨尼巴病毒属的一种RNA病毒,通常在特定种类的果蝠之间传播。尼帕病毒既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可以由其他动物传播给人,通常需要与感染源直接接触。尼帕病毒可以基于症状和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病患的管理仅限于支持性护理。截至2020年 (2020-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既没有针对尼帕病毒的疫苗,也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蝙蝠和病猪,以及不喝生椰枣汁。截至2018年5月,据估计已发生700例尼帕病毒人类感染病例,其中50%至75%的感染者死亡。2018年5月,该病在印度喀拉拉邦爆发,造成17人死亡。

疫情

2015年台南市登革热疫情为2015年于台湾台南市所爆发的登革热疫情,最初出现在北区六甲里,而后扩散到全市。台南市确诊病例超过2万人,主要为第二型病毒,连同高雄以第一型病毒为主的病例合计为4万人,全台死亡病例218人,台南市占112人。

台湾曾于1901年、1915年、1931年及1942年发生全岛性登革热疫情,其中1942年最为严重,据估计当时居住在台湾的人,可能大多罹患过登革热。此次台南流行的登革热为新型的第二型登革热病毒,与高雄的第一型登革热病毒不同,未曾出现在台湾,市民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罹患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癌症者,或经历过1942年大流行的老年人,若此次再被叮咬形成交叉感染,重症死亡率将骤升为20%以上。据估计,未发病的感染登革热人数,约为发病者的九倍至十倍。

精选图片

Chikungunya virus structure, based on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屈公病α病毒属英语Alphavirus的单链RNA病毒感染所致,透过蚊子传播,症状包括发烧关节痛,非洲、亚洲与拉丁美洲皆曾有爆发疫情。

图片来源:A2-33 (2013)

语录

推荐条目

相关新闻

世界各国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示意图

2月26日:进行中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已在全世界造成超过1亿1000万人染病,其中超过250万人死亡。WHO

2月18日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州有七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H5N8亚型(均无症状),此为首次发现H5N8感染人类的报导,过去认为此病毒株仅感染禽鸟,去年便造成大量鸡只遭到扑杀。WHO

2月14日几内亚东南部的城镇古埃凯英语Gouécké爆发新的伊波拉病毒疫情,共有7人确诊。 WHO

2月7日刚果民主共和国北基伍省再度爆发伊波拉病毒疫情,有1人确诊感染。 WHO

2月4日肯亚裂谷热疫情自去年11月爆发以来已造成32人感染,其中11人死亡。 WHO

11月21日:治疗2019冠状病毒病复合型单株抗体REGN-COV2 抗体组合英语casirivimab / imdevimab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紧急使用授权英语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用于12岁以上的轻度至中度患者,本月稍早FDA已授予另一种单株抗体Bamlanivimab英语Bamlanivimab紧急使用授权。 FDA 1, 2

11月18日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省伊波拉病毒疫情正式宣告结束,此疫情于去年6月爆发,共造成130人感染,其中55人死亡。 UN

你知道吗?

传记

彼得·皮奥特(Peter Karel Piot,1949年-)是一位比利时病毒学家,专攻埃博拉病毒和艾滋病病毒。1974年皮奥特于根特大学获医学士学位,1976年在安特卫普热带医学研究所英语Institute of Tropical Medicine Antwerp研究期间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了埃博拉病毒,此外他也参与了许多非洲国家的爱滋病防疫计画与研究,于1991年至1994年担任国际爱滋病学会会长,2009年至2010年担任伦敦帝国学院公共卫生研究所所长,2010年至今担任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院长。

防治

蜱传脑炎疫苗是用于预防蜱传脑炎英语tick-borne encephalitis的疫苗。蜱传脑炎在中欧东欧北亚最为盛行。接种过疫苗的人里面有超过87%会产生免疫力。本疫苗仅有预防效果而无治疗效果,如果已经被受感染的蜱叮咬后注射疫苗是没有甚么功用的,蜱传脑炎疫苗使用方式为肌肉注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盛行地区全民施打,疫区外人民则建议高风险者施打。建议每三到五年追加一剂,共计需追加三剂。每剂的效力维持时间随配方不同,可维持一至三年不等。蜱传脑炎疫苗较为严重的副作用极为罕见。一些较轻的副作用包括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等。相比较下,其过去的配方副作用较为明显。该疫苗对孕妇未有不良影响。

第一支蜱传脑炎疫苗在1937年研制成功。它被列在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是世卫推荐基本卫生机构应配备的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分类

病毒的子分类

主题

任务

维基专题与相关主题

相关维基媒体计画

进入以下维基媒体计划可获取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