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第二次世界大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題
歡迎打開時間之門!

從左上角順時針開始:沙漠中的英聯邦軍隊;被日本士兵活埋的中國平民;冬季攻勢中的蘇軍;載人的日本飛機準備起飛;在柏林作戰的蘇軍;一艘受到攻擊的德國潛艇。
從左上角順時針開始:沙漠中的英聯邦軍隊;被日本士兵活埋的中國平民;冬季攻勢中的蘇軍;載人的日本飛機準備起飛;在柏林作戰的蘇軍;一艘受到攻擊的德國潛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至1945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過規模最龐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廣泛的全球性戰爭,交戰雙方分別是以中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等國組成的同盟國,以及由德國日本意大利軍國主義國家所組成的軸心國集團,在戰爭進展到最為激烈時全世界有近61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其中。這次戰爭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整整有超過1億多名軍事人員被動員並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並且估計有19億以上的人口因而被捲入戰爭之中。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佈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部總計造成將近5,000萬至7,200萬人因而死亡,佔了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9億7千萬)3.18%左右的比例,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此外根據估計在戰爭期間導致近13,850億美元的錢財損失,並且造成大量房屋、工廠、農莊、鐵路和橋樑則受到程度不一的破壞。

儘管在戰爭爆發前由於主張軍國主義之軸心國集團的舉動各地便爆發不少軍事衝突,這包括埃塞俄比亞與意大利爆發的殖民地戰爭、以及中國與日本展開的軍事衝突等,但絕大多數學者仍然以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導致歐洲戰場爆發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戰火立刻遍及到歐洲、亞洲美洲非洲以及大洋洲五大洲,同時交戰雙方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最後一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宣告結束,由同盟國集團獲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戰爭結束後蘇聯美國分別發展成為超級大國,進而造成之後長達45年的冷戰,而為了避免之後爆發這類大規模軍事衝突使得世界各國一同成立了聯合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自決風氣也促使亞洲與非洲展開許多非殖民化運動,但另一方面歐洲則開始追求各國之間的緊密合作

特色條目

納粹德國海軍
納粹德國海軍

納粹德國海軍是指在1935年至1946年的德國海軍。前身戰爭海軍取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意志帝國海軍威瑪共和國國家海軍,為德意志國防軍中的海軍力量。戰爭海軍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嚴格限制,當時明文規定其噸位總數和禁止潛艇的研製,但在威瑪共和國的海軍人員暗中推動下,與外國企業合作研究海軍科技。其後阿道夫·希特拉上台廢除《凡爾賽條約》和簽訂《英德海軍協定》,德國海軍開始大量建造新式船艦。原本德國海軍預計1945年為開戰時間,計劃建立一支能與頭號假想敵—英國皇家海軍匹敵的水面艦隊,其中包括建造航空母艦。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爆發,德國海軍在許多方面都尚未準備,便以一支有限力量的海軍去進行對英國的海上破交戰,並試圖攻擊運載英國國內需求物資的商船以及消滅為保護船團分散護航而較弱的英國海軍艦隊。

軍事衝突

中國抗日戰爭
中國抗日戰爭

中國抗日戰爭,是指在1930年代1940年代,由於日本入侵中國導致的中日之間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與期間,最終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抗日戰爭結束於1945年8月15日,但對於其開始的時間存在爭議。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全面的抗日戰爭起於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結束,歷時九十七月又八天,共為八年,八年抗戰名稱因此而來。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這場戰爭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這是政府私下主導的局部抗戰的開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戰之說。


冬季風暴作戰
冬季風暴作戰

冬季風暴作戰發生在1942年12月12日12月23日,是德國第4裝甲軍團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為嘗試救出被包圍的軸心國軍隊而實施的軍事行動,在11月底,蘇聯紅軍完成了天王星行動,包圍了在史達林格勒城內及附近之軸心國軍隊,在史達林格勒包圍圈中及圈外的德軍被重新配屬在由埃里希·馮·曼施坦因陸軍元帥指揮的頓河集團軍,當紅軍繼續增加其力量,分配盡可能多的兵力及裝備實施計劃中的土星行動,從而將德國A集團軍從其它德意志國防軍孤立起來時,德國空軍已經開始嘗試利用空中橋樑向史達林格勒城內的德軍進行補給,但是當德國空軍証明沒有能力執行其使命及情況變得明顯地只有一次成功的突圍出現戰況才有可能改變,曼施坦因決定籌劃及實施一次專門的救援行動。

武器裝備

恩尼格瑪密碼機。
恩尼格瑪密碼機。

恩尼格瑪密碼機是在密碼學史中一種用於加密與解密文件的密碼機。確切地說,恩尼格瑪是一系列相似的轉子機械的統稱,它包括了一系列許多不同的型號。恩尼格瑪在1920年代早期開始被用於商業,也被一些國家的軍隊與政府採用過,在這些國家中最著名的主要使用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納粹德國。德國使用的軍用版「德國防衛軍恩尼格瑪機」是恩尼格瑪密碼機所有版本中最常被人們提到的版本。儘管此機器的安全性較高,但盟軍的密碼學家們還是成功地破譯了大量由這種機器加密的信息。1932年,波蘭密碼學家馬里安·雷耶夫斯基傑爾茲·羅佐基亨里克·佐加爾斯基根據恩尼格瑪機的原理破譯了這種機器的密碼。1939年中期,波蘭政府將破譯此密碼的方法告知了英國和法國。盟軍的情報部門將破譯出來的密碼稱為ULTRA,這極大地幫助了西歐的盟軍部隊。

海上軍艦

大和號戰艦
大和號戰艦

大和號戰艦大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大和型戰艦的一號艦,亦是大艦巨砲主義的象徵。艦名命名的由來是奈良縣的舊國名大和國。大和於太平洋戰爭開戰前竣工及服役。其後,擔任了聯合艦隊旗艦的任務。後來,旗艦的任務被從大和的基礎上改良了司令部設備的同型武藏取代。1945年4月7日,大和由於被直擊彈擊中,導致艦上發生火災及對空武器被破壞。再者美軍裝備的高性能炸藥魚雷並集中攻擊大和左舷的結果,是令其喪失復原性及操控性。後部注排水控制室被破壞,令注排水十分困難。而後部操舵室更已完全損毀。在14時23分橫轉並沉沒。現在的大和,在長崎縣男女群島女島南方176千米,在水深345的地方。

航空武器

胖子
胖子

胖子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日本長崎投擲的原子彈的代號,這是繼小男孩原子彈後第二個投入戰爭使用的核武器,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三次順利核爆的裝置。它長3.25米,直徑五英呎,重4,545公斤。最早原本是將原子彈投擲目標設在小倉市,但是由於當地上空的天氣過於惡劣而只好改在長崎。1945年8月9日,即廣島首枚原子彈爆炸後3天,由查理士·斯文尼駕駛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博士卡」在長崎上空9,000投下。在日本當地時間早上11時02分,在550米高度爆炸。其釋放的能量約相等於2.1萬公噸的TNT烈性炸藥,即大概為8.4 ×1013 焦耳,比投擲在廣島的首枚原子彈稍多。儘管炸彈偏離預設的起爆點而沒有達到其最大殺傷力,但是估計有40,000人在和爆炸第一時間便瞬間死亡,另外還造成25,000人輕重傷。

二戰拾遺

二戰歷史上的今天

同盟國傳記

史達林
史達林

史太林蘇聯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活動家,曾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對二十世紀蘇聯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任期間,他全面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導致了嚴重的饑荒。他以計劃經濟的方式實施大規模工業化,使蘇聯成為重工業和軍事大國。同時斯大林也以對自己的個人崇拜、對政界和軍隊中的大清洗、對少數族裔的壓迫流放聞名於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斯大林領導蘇聯和盟軍共同擊敗了納粹德國日本帝國,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戰後他扶植了東歐集團,建立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在冷戰中與美國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對峙。

軸心國傳記

費迪南德·舍納爾
費迪南德·舍納爾

費迪南德·舍納爾納粹德國的一名陸軍元帥,也是最後一名被授予鑽石橡葉騎士佩寶劍鐵十字勳章的高級將領和德意志國防軍陸軍總司令。舍納爾因為對指揮自己軍隊極為嚴格,在未有進行軍事審判就直接處決士兵而受到不少爭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送到蘇聯政治監獄服刑,在此期間舍納爾也受到西德媒體大篇幅的報導,認為他已成為蘇聯軍官。當舍納爾自蘇聯監獄獲釋後,受到東德的工作邀請,舍納爾在拒絕後前往西德,被當地法院起訴在戰爭期間對麾下軍官的處決,被判了4年監禁。他於1963年從蘭茨貝格監獄被釋放,並在慕尼黑默默無名的生活。1973年因心臟病去世,葬於密騰瓦德

二戰分類

分類拼圖
分類拼圖

其他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