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
欢迎打开时间之门!

从左上角顺时针开始:沙漠中的共和联邦军队;被日本士兵活埋的中国平民;冬季攻势中的苏军;载人的日本飞机准备起飞;在柏林作战的苏军;一艘受到攻击的德国潜艇。
从左上角顺时针开始:沙漠中的共和联邦军队;被日本士兵活埋的中国平民;冬季攻势中的苏军;载人的日本飞机准备起飞;在柏林作战的苏军;一艘受到攻击的德国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过规模最庞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广泛的全球性战争,交战双方分别是以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国组成的同盟国,以及由德国日本意大利军国主义国家所组成的轴心国集团,在战争进展到最为激烈时全世界有近6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这次战争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整整有超过1亿多名军事人员被动员并参与这次军事冲突,并且估计有19亿以上的人口因而被卷入战争之中。主要的参战国纷纷宣布进入总体战状态,几乎将自身国家的经济、工业和科学技术应用于战争之上,同时也将民用与军用的资源合并以方便统筹规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部总计造成将近5,000万至7,200万人因而死亡,占了当时世界总人口(约19亿7千万)3.18%左右的比例,这也让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了人类历史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此外根据估计在战争期间导致近13,850亿美元的钱财损失,并且造成大量房屋、工厂、农庄、铁路和桥梁则受到程度不一的破坏。

尽管在战争爆发前由于主张军国主义之轴心国集团的举动各地便爆发不少军事冲突,这包括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爆发的殖民地战争、以及中国与日本展开的军事冲突等,但绝大多数学者仍然以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导致欧洲战场爆发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战火立刻遍及到欧洲、亚洲美洲非洲以及大洋洲五大洲,同时交战双方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最后一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而宣告结束,由同盟国集团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战争结束后苏联美国分别发展成为超级大国,进而造成之后长达45年的冷战,而为了避免之后爆发这类大规模军事冲突使得世界各国一同成立了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自决风气也促使亚洲与非洲展开许多非殖民化运动,但另一方面欧洲则开始追求各国之间的紧密合作

特色条目

轴心国在澳洲水域的军事活动
轴心国在澳洲水域的军事活动

轴心国在澳洲水域的军事活动是指尽管澳大利亚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主战场都很遥远,但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仍然很频繁。在1940年1945年之间,纳粹德国日本帝国共有54艘海军舰艇及潜艇在澳大利亚水域袭击过盟军的船只、港口及其它设施。轴心国在此进行的最有名的袭击是1941年11月德国巡洋舰击沉悉尼号轻巡洋舰、1941年2月日本海军战机对达尔文的轰炸、及1942年5月日本袖珍潜艇对悉尼港的攻击。1941年上半年,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达到了顶峰,澳大利亚海岸周围已有日本潜艇在巡逻,而澳大利亚北部的几个城市也遭到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攻击。

军事冲突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也被称为瓜达尔卡纳尔岛战事或简称瓜岛战役,代号为瞭望台行动,是同盟国部队(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中,于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和周围的岛屿进行的战役。这是盟军战略计划的一部分,以保护美国澳洲新西兰之间的运输航线,也是盟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这是在科科达小径战役实施数个月后,盟军对大日本帝国实施的第2个主要攻势。瓜达尔卡纳尔是中途岛之后日本的再次失败,也是日本从战略优势走向劣势的转折点,从世界范围来看,1942年底盟军在瓜岛的反攻和胜利,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一起,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雷伊泰岛战役
雷伊泰岛战役

雷伊泰岛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菲律宾美国澳大利亚军队在麦克阿瑟将军领导下,于1944年10月17日12月31日进攻位于菲律宾中部雷伊泰岛之战役,以消灭由日军山下奉文大将指挥的日本军,此战役为解放整个菲律宾群岛、建立菲律宾之民主及结束日本在菲律宾3年多之统治拉开叙幕。雷伊泰岛战役是美国人解放菲律宾的第一步及决定性的行动,美军在此战役付出了损失15,584人的代价,其中3,593人死亡。日军在此战役中估计付出了80,000人之代价,损失极其惨重。总之,日本在雷伊泰岛战役的损失是决定性的,日本被赶出菲律宾群岛令盟军能切断日本的外来资源供应,盟军结束太平洋战争的希望快将实现。

武器装备

恩尼格玛密码机。
恩尼格玛密码机。

恩尼格玛密码机是在密码学史中一种用于加密与解密文件的密码机。确切地说,恩尼格玛是一系列相似的转子机械的统称,它包括了一系列许多不同的型号。恩尼格玛在1920年代早期开始被用于商业,也被一些国家的军队与政府采用过,在这些国家中最著名的主要使用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纳粹德国。德国使用的军用版“德国防卫军恩尼格玛机”是恩尼格玛密码机所有版本中最常被人们提到的版本。尽管此机器的安全性较高,但盟军的密码学家们还是成功地破译了大量由这种机器加密的信息。1932年,波兰密码学家马里安·雷耶夫斯基杰尔兹·罗佐基亨里克·佐加尔斯基根据恩尼格玛机的原理破译了这种机器的密码。1939年中期,波兰政府将破译此密码的方法告知了英国和法国。盟军的情报部门将破译出来的密码称为ULTRA,这极大地帮助了西欧的盟军部队。

海上军舰

福治谷号航空母舰
福治谷号航空母舰

福治谷号航空母舰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为艾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23号舰,在非官方上亦是长舰体艾塞克斯级的13号舰。她是美军第一艘以福治谷为名的军舰,以纪念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与大陆军在1777年冬天艰苦驻扎的阵地。福治谷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但在战后下水。按建造日期,她是美国最后建造的一艘艾塞克斯级;但按舰身编号次序,最后一艘艾塞克斯级是菲律宾海号。福治谷号是第一艘参与朝鲜战争的美国航空母舰,并分别进行了四次朝鲜战争巡航,期间被重编为攻击航母,舰身编号改为CVA-45。朝鲜战争后福治谷号留在太平洋舰队,于1954年改为反潜航母,再于1961年改建为两栖突击舰,编号改为LPH-8。1964年起,福治谷号多次搭载陆战队前往越战战场

航空武器

B-17轰炸机
B-17轰炸机

B-17轰炸机美国波音美国陆军航空军制造的四引擎重型轰炸机。美军在1930年代提出200架轰炸机的生产合约,当时参与竞争还有道格拉斯格伦·L·马丁,最终波音设计的机型胜出,甚至比陆军航空军原先要求的规格更好。B-17的原型机在一次时坠毁令合约取消,但陆军航空军对波音的B-17设计印象深刻并订购了13架,其后陆军航空军恢复全面量产,包括衍生型B-17A至B-17G。它是一种多用途的飞机,除了在美国陆军航空军中作为轰炸机服役及在皇家空军中作炸弹运输机外,其他国家亦有采用。在二次世界大战之中,B-17是美国陆军航空军对德国工业和军事目标进行日间战略轰炸的主力机种。战后因为结构坚固,有不少被使用为森林消防机,直到1980年代美国还有一批B-17消防机在使用。

二战拾遗

二战历史上的今天

同盟国传记

哈利·S·杜鲁门
哈利·S·杜鲁门

哈利·S·杜鲁门美国美国民主党政治家,1945年出任第三十四任副总统,随后接替因病逝世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成为了第三十三任美国总统(1945年-1953年)。在美国国内事务上,杜鲁门总统刚好遇上了新一轮混乱的经济衰退周期,物资短缺、无数的罢工成为了当时的写照。杜鲁门虽于1948年成功连任总统,但却未能成功掌握国会的多数,以致于他的“良政”计划几乎全部流产。在外交事务上,杜鲁门总统任内发生了不少世界大事,首先是盟军战胜纳粹德国、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日本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接着是联合国的成立、以重建欧洲为旨的“马歇尔计划”的落实、杜鲁门主义对抗共产主义、冷战的开始、北约的成立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等。相比前任总统,杜鲁门的支持度不算高,但他在任内仍能克服了不少困难。虽然他最后在1952年被迫放弃竞逐连任,但今天普遍的学者仍视他为最出色的美国总统之一。

轴心国传记

山本五十六,旧名为“高野五十六”,大日本帝国海军军人,曾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期间担任大日本帝国海军的指挥高层以及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最高司令长官,生前军衔最高达到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军中历任重要职位,进行了多项重大变更与改革,尤其是亲手组建了日本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太平洋战争早期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并策划或指挥了数次关键性的战役,例如攻击美国海军基地的珍珠港事件以及中途岛战役。山本在搭乘飞机前往所罗门群岛前线阵地视察的路上遭美军P-38闪电式战斗机拦截,座机被击落。山本之死对瑜仍在作战的日本军队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

二战分类

分类拼图
分类拼图

其他主题